查看原文
其他

七一客户端丨江津区白沙镇:坚持党建引领 聚“力”走好乡村“善治路”

编者按:

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生动展示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七一网)面向各区县(镇街、村),市级部门(处、室)广泛征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希望各区县(镇街、村)、市级部门(处、室)踊跃投稿,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七一客户端(七一网)今天推出第七批第二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案例。


▲ 白沙镇茶产业基地


白沙镇地处江津区西南部,紧邻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距江津城区30公里,全镇辖区面积35.4万亩,辖24个村(社区),其中农业村(涉农社区)19个,农村户籍人口98073人,总人口13.2万。镇党委下设基层党组织123个,共有党员3227人,是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重庆市规划的粮食生产重点镇、江津区重点打造的粮油生产示范镇。目前,该镇已建成富硒水稻基地7.1万亩,花椒基地1.2万亩,柑橘基地2万亩,蔬菜基地7.6万亩。打造“富硒”和“生态”两个品牌,全镇10种富硒生态鱼、23类蔬菜通过无公害认证,所产柠檬通过欧盟农产品技术认证。202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0.0651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万元。白沙镇先后获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川渝最美历史文化小镇”“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白沙镇基层政务数据汇集应用项目”获“2019中国数字经济与智慧社会优秀服务”荣誉,白沙镇“构建简约高效体制提升乡镇治理能力”入选“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然而,作为传统大镇,白沙镇也曾在困惑和矛盾中求索——基层党组织源头不够活、队伍不够强,村民自治虚化、群众难以组织。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和根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白沙镇以“市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乡村治理“战斗力”


一是完善党建网络,筑牢基层“桥头堡”。落实包村驻社联户制度,完善“镇党委—村(涉农社区)党组织—党员先锋户—党员—群众”五级党建网络,党员先锋户280户,辐射群众2.5万人。二是丰富活动载体,绘就党群“同心圆”。打造“红色院落”“红色驿站”“党员微家”,发挥“党内活动阵地”“学习教育驿站”“党群共治平台”等功能。打造“党建院落”“党建文化长廊”,在美丽院落示范点及周边安装党员温馨提示牌420块。三是发挥党员作用,争当村事“主人翁”。2800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积极参与到邻里纠纷、信访维稳等矛盾化解中来,累计走访联系党员群众3万余人次,解决困难问题1600余个。四是打造“红色网格”,提升群众“满意度”。完善“党支部+网格+党员”乡村治理体系,每名党员按照“地域相近、居住集中、便于活动”原则联系群众。采取“摸清底数+动态管理”模式,对350个综治网格实行动态管理,形成“多网合一”,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治理。


坚持自治夯基

提升乡村治理“凝聚力”


一是“建机制”促进民主协商。健全“一约三会”运行机制,完善村规民约,通过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结合红蓝榜、“争做典型”等评比形式,鼓励群众自觉执行村规民约。施行“村民议事六步法”,结合“四议两公开”,把村内重大事项及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定、自己议、自己管。二是“搭平台”规范议事制度。打造“五和议事室”“夕阳红说事点”“乡贤评理堂”“讲理坝”等议事平台,把议事厅搬到大院、田间地头、群众家中,结合“三事分流”中涉及的事务及责任人,明确议事形式、组成人员、议事程序等。三是“优服务”激发行动自觉。充分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力量,加强乡贤、“五老”、青少年、妇女“四支队伍”建设,激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行动自觉。乡贤参与纠纷调解500余件;镇妇联组织农村妇女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2.5万余人次;关工委和“夕阳红工作室”联合基层团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600余次。四是“小积分”撬动环境改善。大力推行积分制,利用“钉钉”系统将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管理,并建立“爱心超市”兑换礼品。目前,已建成14个积分兑换点,兑换积分超5000分。建立“村创旗、户挂牌、人争星”联动机制,通过群众自评,村民评议,再挂牌授星,评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182户、示范庭院22个、星级文明户84户。


坚持德治为先

提升乡村治理“影响力”


一是树立先进典型。深入挖掘和宣传在家国情怀、移风易俗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启发身边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和道德模范评议推荐活动,推选“白沙榜样”30人。开展“孝心儿女之家”“贴心婆媳之家”“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和“邻里守望”主题活动40余场。二是做亮文化品牌。依托春季赏花节、春节村晚、乡村健康跑等活动,将本土文艺与现代气息相结合,传播乡村好声音。举办“老兵故事会”,邀请抗美援朝老兵讲乡愁故事、老党员讲入党故事,建好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三是活化文化阵地。建成农家书屋24个,建成有声图书馆,积极打造“小书屋大学堂”活动品牌。在恒和、滩盘、三口、复建、土地村建设乡情展览馆,凸显古镇、农耕、龙舟等特色风情。


坚持法治为纲

提升乡村治理“保障力”


一是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完善“镇调解中心—村调委会—基层调解组织”三级调解网络,成立43个调解专项组。依托镇综治中心,探索建立网上全程调解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双网式”“点单式”调解服务。开展智慧警务室建设,深入推行“一村一警一辅警”机制。二是加强法治阵地建设。打造白沙调解“平安”工作室,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实现“一室三调”。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打造“1+1+N”村(社区)标准化法治宣传阵地。建立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顾问办公室、人民调解室、法治文化展厅、法律图书角以及各类“法治+”功能于一体的“法律之家”,不断完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是充实普法调解队伍。成立一个“调解专家库”,储备“调解专家”80余人。组建一支专业化“行政调解队伍”,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定期评选“法律明白人”“学法模范户”,带动群众自主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以“每日说法”“法治院坝流动学校”“法润乡村活动”等为载体,召开院坝会200余场,组织专题法治讲座50余场。


坚持改革创新

增强乡村治理“源动力”


一是搭建基层治理新架构。作为重庆唯一的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白沙镇以“放管服”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党建引领一核心、全效审批一公章、全能执法一队伍、全域监管一网格、全局调度一中心”的“五个一”基层治理新架构,为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提升乡村智慧治理能力。建设集智慧党建、政务服务、综合执法、应急安全、视频会议等为一体的综合指挥中心,连接农村事故多发生路段、人口集聚场所、森林等重点区域摄像头200余个,建起“全域覆盖、立体布局”的农村治安防控网,实现农村与多部门监控、监测点位互联和数据互通。三是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水平。打造智能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赋权形式承接区政府297项权限,解决了“责大权小”“看得见管不着”等难题。创新开展实施“流动审批”,工作人员到各村、农村社区提供上门审批服务,节省“两头跑”时间。对外开放运行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实现“8小时”向“白加黑”“全天候”服务的智能跨越。


工作成效


组织振兴“育”出“新引擎”。坚持党建引领,农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阵地堡垒不断夯实,组织建设不断加强。3000余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乡贤等人才汇聚,参与乡村治理的力量大幅增强。依托“红色网格”“红色院落”“党员之家”、党群驿站、党员先锋户等阵地,“十五分钟党建服务圈”逐渐成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村民自治“治”出“新面貌”。坚持村民自治,村民自治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逐步构建起群建、群管、群享的长效管护机制。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和议事平台不断丰富,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村民说事、百姓议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规民约聚焦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深入人心,环境治理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14个村建成“清洁村庄”,恒和、土地、三口、芳阴、复建、河口6个村获评“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称号。


民风转变“变”出“新风尚”。坚持树立典型、做亮品牌、活化阵地,聚焦“个人风”“家庭风”“邻里风”,利用农村理论家、农村新乡贤、志愿者发挥乡村德治的基础性作用,乡村人文创建、乡风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家”文化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好家风”吹进了千家万户。“村”文化不断升华,传统乡村治理资源不断挖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古镇古村、孝道文化、龙舟文化等得到弘扬。


法治建设“建”出“新成效”。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平安”工作室等基层法治阵地充分发挥了调处矛盾、维护稳定作用,村民关心的问题和纠纷在这里群议群策、得以解决。乡村普法活动让各项政策和制度得到广泛宣传,村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显提升。调解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常态化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调解率100%,有效化解各类民间纠纷300余件,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实效不断提升。


改革创新“改”出“新活力”。坚持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为契机,推动放权赋权、健全组织架构、加强审批执法、创新智慧治理。改革后,一批权力下放基层,“接得住、用得好”;一枚印章管理审批,“办得快、跑得少”。行政服务中心办件量共计达13万件次,为群众代办事项5000余件,平均办件时间较改革前缩短2/3。综合指挥中心的建设实现了政务服务、综合执法、应急安全相关数据互通,信息化水平和行政效率不断提高。白沙镇改革创新以点带面,为乡村治理赋予了后劲和活力,构建起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 白沙镇恒和村

▲白沙镇恒和村黑涯湾院落。图/马文浩

▲白沙镇水稻产业。图/谭文奇



来源:七一网、重庆白沙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